约翰巴普蒂斯特施特劳斯是什么古典风格(巴特·约翰逊)
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希望朋友们喜欢。
1.●1848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发源地1847年12月31日,一场音乐会在维也纳郊外的露天舞台举行。
2.当时,莱比锡的一家报纸这样描述:“指挥是一个留着卷发、皮肤黝黑的人。
3.他的嘴唇微微上翘,给人以天才的印象。
4.他举起小提琴,随着琴头的晃动,一个小型但高质量的乐队奏出了明亮流畅的音乐。
5.这位皮肤黝黑、长得“像摩尔人”的指挥家是才华横溢的施特劳斯音乐家族的创始人老约翰·施特劳斯。
6.当时,他组织了一支乐队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名声很好。
7.音乐会一直持续到1848年新年的钟声响起。作为新年的庆祝活动,乐队演奏了维也纳著名作曲家约塞尔·海顿的作品。然后乐队演奏了一首约翰·格奥尔格·舍尔泽的歌曲(这首歌几乎成了维也纳民歌),“跳啊唱啊,无论我们是富有还是贫穷……”(然后乐队开始演奏欢快的舞曲:华尔兹、波尔卡、伦德勒舞曲...音乐会变成了一场盛大的舞会,整个会场就是一个舞池。观众随着音乐起舞,精彩的作品被要求表演两次、三次甚至更多次...快乐的舞蹈一直持续到黎明。
8.一个半世纪的这场音乐会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发源地。
9.●1873年:小约翰·施特劳斯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首次合作1873年4月22日,为了庆祝维也纳金色大厅球形建筑的竣工,小约翰·施特劳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了他的作品《维也纳的高贵血统》(Op.354)。
10.据记载,施特劳斯一边拉小提琴一边指挥。
11.当时的报告写道:“乐团尽职尽责,全心全意地演奏,这使演出取得了‘施特劳斯式’的成功”。
12.观众反应热烈,这使得这首歌不得不重新播放。
这场音乐会的成功为“圆舞曲之王”与“严肃”的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14.1873年11月4日,世界博览会在维也纳举行。小约翰·施特劳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了他家族的许多作品,包括著名的《蓝色多瑙河》。
15.图一。维也纳华尔兹作曲家的画像中间是小约翰·施特劳斯,底部是拉莫尔。
16.其余依次为:约瑟夫·兰纳、约瑟夫·施特劳斯、爱德华·施特劳斯、拜尔、米勒克尔、法尔·巴赫、奇雷尔和老约翰·施特劳斯。
17.●1899年:告别“圆舞曲之王”,因为小约翰·施特劳斯有自己的乐团,他很少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但他们私下的友谊仍然很好。
18.1894年10月,为了纪念小约翰·施特劳斯指挥生涯50周年,维也纳爱乐乐团举办了一系列音乐会。
19.小约翰·施特劳斯发来了一封感谢信:“我在此深表感谢,感谢乐团的艺术家们为我带来的精彩演出和巨大快乐。
20、约翰·施特劳斯“1899年5月22日,当小约翰·施特劳斯的歌剧《蝙蝠》首演时,这位作曲家指挥管弦乐队在维也纳歌剧院演奏了序曲。
21.然而,在歌剧演出期间,小约翰·施特劳斯染上了感冒和肺病,并于1899年6月3日不幸去世。
22.●1921年:施特劳斯纪念碑落成即使在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去世后,维也纳爱乐乐团也没有立即成为他的坚定支持者。
23.1902年,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了小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作品410)和《酒、女人与歌》(作品333),这两部作品影响深远。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1921年。
25.当时,为了庆祝维也纳小约翰·施特劳斯纪念碑的落成,著名指挥家阿瑟·尼基什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了作曲家的作品,如《艺术家的一生》(Op.316)、《蓝色多瑙河》、《葡萄酒》、《女人与歌曲》。
26.由于尼基什在当时的巨大声望和影响,许多指挥家开始模仿他演奏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
27.1925年10月25日,为了纪念作曲家诞辰一百周年,指挥家魏因加特纳指挥演奏了《蓝色多瑙河》。在此之前,这首作品已经成为维也纳爱乐乐团10月17日和18日国际旅行演出的保留曲目和复出曲目。
28.1925年10月25日的音乐会也是第一场完全由施特劳斯家族作品组成的音乐会。
29.图2:著名指挥家阿瑟·尼基什● 1929年:演奏施特劳斯作品传统的形成。维也纳爱乐乐团形成了演奏施特劳斯作品的传统,这得益于当时施特劳斯作品的一位热心支持者:克莱门斯·克劳斯。
30.1929年8月11日,他在奥地利萨尔茨堡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举办了一系列完全由施特劳斯家族作品组成的音乐会。
由于音乐会的巨大成功,他每年都举办类似的音乐会,直到1933年。
32.当然,除了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之外,他家里也有其他人的作品,这就是新年音乐会的雏形。
33.●1939年:第一场新年音乐会今天世界上最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诞生是不平凡的。它始于管弦乐队的灰暗时代——1939年,欧洲爆发的战争演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
34.由于形势的迅速变化,乐团中出现了许多派别,各持己见。在这个关键时刻,乐团举行了一场完全由施特劳斯家族作品组成的音乐会,向外界释放了一个信息(这个信息远远超过了音乐本身),表明了维也纳爱乐协会和维也纳爱乐乐团对奥地利的忠诚。
35.音乐会于1939年12月31日举行,30日举行了公开彩排。
这种表演在未来成为奥地利丰富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37.第一次真正的新年音乐会是在1941年1月1日,指挥也是克莱门斯·克劳斯。
战时,克劳斯负责维也纳爱乐乐团和爱乐乐团私立学校的音乐会,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39.1945年1月,在战后的艰难岁月里,维也纳爱乐乐团仍然忠于奥地利,1945年举行的新年音乐会增加在1月2日举行。
40.图3。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发起人克莱门斯·克劳斯在1946年至1947年间将乐团指挥更换为约瑟夫·克里普斯。虽然他带领乐团首次在美国旧金山举办新年音乐会,但并没有赢得广泛的赞誉。
41.1948年,克莱门斯·克劳斯再次掌管管弦乐队。直到1954年克劳斯去世,共举办了七场新年音乐会。
在克劳斯一生指挥的十三场新年音乐会中,他把新年音乐会变成了维也纳一场非常特别的音乐活动。
43.虽然没有电视来保存他的指挥艺术,但从各种文献中我们仍然可以认为他对施特劳斯家族作品的诠释仍然是权威的。
44.●1955年:与博斯科夫斯基合作25年。克莱门斯·克劳斯的不幸去世给维也纳爱乐乐团带来了巨大的问题。
45.谁能取代他的位置并继续他的成功?乐团为此召开了几次全体会议,最终选择了威利·波斯考夫斯基。
46.起初,这个选择引起了很多争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了这个选择是多么正确。
47.从1955年到1979年,博斯科夫斯基指挥了25场新年音乐会。
他使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当他因病退休时,他也宣布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49.波斯科夫斯基的独特之处在于,只有在回忆、梦想和施特劳斯的音乐魔力中才能唤起的古老奥地利传统被波斯科夫斯基通过他的指挥和他的小提琴展示出来,这使世界完全忘记了他们生活的时代。
50.在博斯科夫斯基时代,增加了在12月30日晚上为奥地利军队表演音乐会的传统。
51.值得一提的是,1959年,电视台介入了这场音乐会。由于广播和电视的作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音乐盛会和奥地利音乐文化的象征。
52.图4:指挥家博斯科夫斯基●1980年:年度最佳指挥家亮相1980年博斯科夫斯基因病退休时,维也纳爱乐乐团选择了在国际乐坛上取得辉煌成就的指挥家洛林·马泽尔。
53.他指挥新年音乐会一直持续到1986年1月1日。
54.从那以后,新年音乐会的指挥每年都会更换。1987年,指挥是著名的赫伯特·冯·卡拉扬,他指挥了一场令人难忘的音乐会。其次是克劳迪奥·阿巴多(1988年和1991年)、卡洛斯·克莱伯(1989年和1992年)、祖宾·梅塔(1990年、1995年和1998年)、里卡尔多·穆蒂(1993年和1997年)。
55.所有这些指挥家都是当年音乐季维也纳爱乐乐团最成功的指挥家。
56.1999年由洛林·马泽尔指挥的新年音乐会揭开了“施特劳斯年”的序幕——1999年是小约翰·施特劳斯逝世100周年和老约翰·施特劳斯逝世150周年。
57.(我们在这里的完美注释:此后,年度指挥是2000年和2004年的穆蒂,2001年和2003年的汉农库特,以及2002年的小泽)●轻松优雅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1987年的新年音乐会,当《最后的拉德斯基进行曲》的欢快旋律响起时,观众不禁随着节拍鼓掌。
58.这时,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富有想象力地转过身来,示意观众随着音乐的力度和节奏鼓掌。从此,每当音乐会最后一首拉德茨基进行曲响起时,音乐家和观众的掌声场面就成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保留节目。
59.在1989年的新年音乐会上,当音乐《蓝色多瑙河》开头的弦乐颤音响起时,观众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
60.这时,指挥卡洛斯·克莱伯打断了指挥,转身对观众(他们也通过电视观看了对全世界的直播)说:“让我们迎来一个美丽、快乐、和平的新年”。
61.因此,接下来的新年音乐会增加了另一项内容:当音乐《蓝色多瑙河》开头的弦乐颤音被观众的掌声打断时,指挥会转身向观众致辞,倒数第二句是他略显生硬的中文“新年快乐!”其次是英文“Happy New Year!”一个半世纪以来,维也纳爱乐乐团一直用音乐来纪念施特劳斯家族的这些伟大成员:施特劳斯家族的创始人老约翰·施特劳斯将华尔兹从民间舞池带到了优雅的音乐厅;将轻喜剧带入歌剧院的第一人小约翰·施特劳斯创造了代代相传的“圆舞曲之王”;约瑟夫·施特劳斯——第一位将贝多芬的音乐技巧融入圆舞曲的作曲家;爱德华·施特劳斯带领“施特劳斯乐团”周游世界,向世界各地的人们介绍家庭音乐。
大家好,今天边肖胡舒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约翰巴普关于Tisterstrauss的介绍,相信很多朋友还不了解它,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