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教育局信访办地址(青岛市教育局信息网)
城阳区小学生转学数据及流程详解
青岛热搜。com获悉,近期有市民咨询城阳区小学生入学的具体流程和相关手续。
由城阳区教育和体育局实施,2月15日答复如下:
根据城阳区的招生政策,义务教育学校的转学条件等同于入学条件。
家长如需转学,随迁子女需携带我区公安部门出具的有效期内的居住证、半年租房证明、半年劳动合同或工商营业执照、已定期缴纳半年社保证明到居住地周边学校办理转学登记。
开学前,各学校要根据家长提交的转学材料和转入年级的学位情况,相互联系办理转学。可以登录青岛热搜网查看原文,获取咨询电话。
#青岛热搜# #青岛本地# #热搜新闻#
【青岛教育发展基金会向208名乡村教师赠送《中国教育报》】12月16日,青岛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向208名2023年度优秀乡村教师捐赠《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准确、迅速、及时地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教育的方针政策,是教育工作者、教师和学生的亲密朋友和知心朋友。对一线教师学习和用好《中国教育报》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青岛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何建平说。
截至目前,青岛教育发展基金会及相关企业已连续24年捐资向本市优秀教师赠送《中国教育报》。青岛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姜表示,中国教育报是教育系统的“处女报”,是广大教育干部教师的良师益友。不仅要认真学习《中国教育报》刊登的教育教学先进经验,还要积极向其他干部教师推荐。也建议家长朋友们积极读书学习,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青岛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胶州市优秀教师、胶州市濮集镇濮集小学教师黄涛作为受援教师表示,《中国教育报》内容丰富、内涵深刻,为乡村教师提供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对工作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记者孙俊)
【青岛:高等教育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青岛11月30日讯(记者孙俊)城市孕育大学,大学滋养城市。今天,青岛市委教育工委印发《青岛市高等教育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全面规划了未来三年全区高等教育的愿景蓝图,公布了青岛市未来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路线图、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青岛市高校与地方政府协同发展机制更加完善,交流合作平台更加丰富,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向更加契合青岛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校重大项目建设和运营成效更加显著。青岛市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教机构办学能力将大幅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校地融合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初步形成了“以需求为导向、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办学格局《行动计划》聚焦推进校地深度融合,重点实施平台机制建设、产教融合示范学科建设、高校重点项目建设三大工程。
八月份,科学教育网的苏素将向您解释这一点。青岛教育信息网、青岛教育信息服务)很多人还不知道这个。现在让我们来看看!
《行动计划》提出,以推进校地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抓好平台机制建设、产教融合示范学科建设、高校重点项目建设三项工程。在平台机制建设项目上:打造青岛市高等教育校地一体化服务中心,积极争取和推动科教高水平会展论坛在青岛举办。积极参与实施省属本科高校经费制度改革试点,鼓励高校与区(市)和企业共建院系和专业。支持在青岛高校设立青岛办事处,建立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大学科技园,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建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实践基地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在产教融合示范学科建设项目中:重点建设50个左右青岛市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示范学科(群),推动与青岛市辖区内500家以上企业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关系,确保每年有5万名以上青岛市高校优秀毕业生留青就业发展。创建10个左右校企协同创新联合体、10个左右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10个左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联盟,支持高校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卓越工程师培养。优先支持列入山东省“811”工程建设学科,支持高校设立符合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的“急需紧缺”专业和新兴专业;在实施高校重点工程方面:加快推动康复大学办好国际化高水平创新型大学;推进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二期、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二期、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四期、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期等项目建设启用;激发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创新发展中心在青岛的创新发展活力。积极推动“十四五”期间增设高校,配合做好上合经贸学院筹建工作。
青岛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姜袁绍告诉记者,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科学研究的生力军、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为确保《行动计划》顺利实施,我市将有效运用规划、政策、项目、资金等支持手段,形成多元投入、共同支持的共建格局,健全以绩效为导向、以贡献为导向的政府支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切实保障高等教育做强做优做大。
#青岛头条# #青岛身边事## 青岛教育#据山东省青岛市政府网站最新通报,有网友致信教育局反映“网课”问题。详情如下:
平度市东方滨河中学计划在尚在放假的初三年级开设网课,属于违规行为。
对此,平度市市教育体育局回复如下:您好,首先感谢市民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心。对于市民反映的上述问题,我局已将有关情况落实如下:学校严格遵守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做好假期工作的相关规定。由于一些学生在家里学习期间遇到一些学习困难,因此在学生的邀请下,教师回答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而不是上网课。
我局要求平度市东方滨河中学严格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假期管理的要求,加强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将尽最大努力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如果家长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与学校联系。
【青岛:加强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孙俊)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努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青岛市教育局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指导意见》,提出10项重点任务 并决定用三年时间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显著提高学生创新素养,全面成长具有特殊禀赋的学生。
《意见》明确,学前教育阶段要注重激发创新兴趣、注重游戏活动、培养想象力、保护好奇心、强化创新体验。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创新意识,注重培养学生广泛学习的兴趣,注重探究。在初中阶段,要着重培养创新思维习惯,加强创新技能训练,初步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在高中阶段,要着重培养创新兴趣,着重形成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逐步完善创新人格。
青岛将确定部分试点学校,探索实施创新人才“奠基计划”“奇点计划”“英才计划”“强基计划”,为具有创新潜质和学术特长、学有余力的学生创造更加适宜的成长环境,搭建成长发展绿色通道。
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意见》提出,要把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注重挖掘和利用学科课程中的创新元素,积极探索基于情境和问题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课堂教学,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教学。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适当增加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
在加强科技课程研发方面,《意见》明确聚焦各学段创新培养目标,积极打造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等科普教育校本课程,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开发十二年一贯制创新素养课程和“大学—中学”贯通课程。推进创新课程的设计、建设和实施。中小学广泛开展创客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普通高中全面开设科技教育选修课。在全市特色校本课程遴选中,增加科技创新特色课程数量。
在加强科技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配齐科学课程教师,加强小学专职科学教师队伍建设。设置中小学科技辅导员岗位,组织在职和退休科技工作者担任兼职科技辅导员。将科学教育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将中小学科学教师和科技辅导员培训纳入同级教师培训计划,实施科学教师和科技辅导员专项培训,提升教师实验操作、自制教具等专业能力,提高教师科学素养。组建市级、区(市)科普教育讲师团,建立专兼职科普教师队伍。
《意见》提出,充分发挥家长学校作用,帮助家长树立全面科学的育人理念。引导家长支持孩子体验自然、参与劳动,鼓励生活中的小发现、小发明、小创造。发挥家长的专业特长,促进家长和教师共同开发和实施综合主题式和项目式课程。定期为家庭制造商实验室组织评选活动。积极推进学校与科技馆、科技协会和发明协会合作,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还需要完善评价机制。《意见》提出,要将创新素养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学生科技学习、科技活动表现和科技研究成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在各类选择性考试中增加对创新素养的考核。将创新素养工作纳入学校年度绩效考核,重点考核教师队伍建设、课程设置、活动开展、条件保障、经费保障和培训成效。将创新素养培养纳入对区(市)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要内容。
本文青岛教育信息网、青岛教育信息服务)已分享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